原上海戏剧学院创办

播音主持课程介绍

2025-04-09

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框架总体上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。
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、公共基础类课程、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教育类课程;
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(作品)等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和课内实践(实训)环节,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%。
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双学位或辅修专业,制定课程学分和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。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、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作为选修科目。有条件的学校可制定并实施中国国内(外)学生交换计划、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,以及开展双语教学。

理论课程

    通识教育类课程

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包含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、自然类科学课程,旨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。应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类的特点和社会行业实际需要,设置一定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,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。
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类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。

    公共基础类课程

公共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、形势与政策、体育、外语、计算机、军事理论等。

    专业基础类课程

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学科基础理论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,含史论类课程(如艺术概论、广播患视导论、新媒体概论)、基础理论课程(写作、视听语言、广播电视编导概论)、基本技能训练课(电视编辑、摄像基础、电视节目制作)。

    专业类课程

主要指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。
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可开设新闻节目与播音主持、综艺节目主持等课程。
还可以自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模块,供学生选择。鼓励开设跨学科、跨专业的新兴交叉课程和网络新媒体相关课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