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上海戏剧学院创办

暑假放假通知

2021-06-21

放假时间2021年第二学期于6月30日结束课程,暑假从7月1日开始,8月31日结束。提前返校的学生可于8月27日返回宿舍。

 

为保障生假期安全,可从以下多方面加以注意:

卫生与饮食:倡导“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”理念,坚持良好卫生习惯,做好垃圾分类投放。不吃“三无”食品、未清洗干净的食物,不喝生水,少吃高盐、高糖、油炸、熏制食品,不采摘、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菌类 。

作息与运动:高中生每天应确保8小时睡眠时间。选择安全运动项目,坚持适当体育锻炼,保持良好、充沛的精力 。

远离危险水域:不在江河湖塘等水边、亲水平台、工地水坑等区域玩耍、嬉闹,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,不在江河湖塘边洗手、洗东西、抓鱼虾、抓青蛙等 。

遵守游泳规则:不私自下水游泳,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,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,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,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 。

科学救援:发现同伴溺水,立即寻求成人帮助,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、泡沫板、救生绳等,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 。

关注天气与环境: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,学习安全知识,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。不在暴雨、雷电等天气环境和易发泥石流、滑坡、塌方等地质灾害环境逗留、玩耍。如遇极端天气,要注意避开广告牌、变压器、配电箱、高压电线等危险物 。

遵守交通规则:严格遵守交通法规,到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,讲秩序、不拥挤,服从指挥,避免踩踏。不在机动车出入口、马路边或车辆视觉盲区玩耍打闹。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,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。步行或骑车时不看手机、不听音乐、不嬉闹。乘车时系好安全带,下车注意观察后方车辆行人,确保安全开门。不坐超速、超载、酒驾、毒驾、疲劳驾的车辆,不坐三轮车、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,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 。

阳台与高处安全:做好家庭阳台、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护,教育孩子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,不攀爬阳台、门窗或其他高处,不往窗外抛物 。

电器与燃气安全:加强家中电器、燃气等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,排查家中安全隐患,以防发生触电、燃气泄漏、器械伤害等意外事故。注意夏季用火、用电、用气安全,教育孩子不要玩火,使用蚊香、蜡烛时不直接放在易燃的地板或桌椅上,远离地毯、窗帘、床上用品等易燃品,教会孩子发生火情迅速拨打火警电话“119”。

控制上网时间:控制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不沉迷网络,不玩暴力、色情等有害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,文明上网、绿色上网 。

防范网络诈骗:牢记“三不一多”,即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不将本人、家人及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。不参与现金充值、“礼物”购买、在线支付等各类打赏服务。警惕网络交友,慎交网友,慎见网友,不随意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给陌生人,更不与网友私下见面 。

做好出行规划:假期外出游玩,做好出行规划和准备。入住酒店,应及时了解消防逃生通道及安全出口 。

选择安全场所:不参加“驴游”或探险游,不去地质灾害频发区域旅游。遇到极端天气,不去山区、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,不贸然涉水出行。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,不在禁拍处拍照、摄影 。

注意野外安全:野外露营,留意用火安全,不在山林间野炊、烧烤。不擅自进入未开发、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自然保护区、无人岛、海滩等地玩耍,不尝试陌生偏僻路线 。

心理调适:以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身边的人或事。感到烦恼时,可通过运动、沟通、倾诉等予以排解。情绪波动强烈时,主动寻求家长、老师或12355心理热线等帮助 。

拒绝不良行为:不欺凌他人,不抽烟、喝酒、打牌、吸毒,不参与迷信、邪教、传销等活动,不去网吧、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,自觉抵制色情、暴力游戏。认识滥用含依托咪酯“上头电子烟”等新型毒品和“笑气”(又称一氧化二氮)等非列管物质的严重危害,注意防范“提神”“减肥”“不上瘾”“无毒害”等名义的引诱吸毒骗术 。

合理安排假期:根据国家“双减”要求,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(含线下和线上)。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切实减轻培训负担。如为孩子选择夏令营、游学、研学旅行等暑期活动,要认真了解主办机构相关资质,签订有效合同,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 。

 

 

假期期间如有问题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老师联系,祝每一位同学都度过一个精彩的暑假。